(相关资料图)
在训练中,我们有时会出现某个考核被判定为成绩合格,颇有些“涉险过关”的意味。其实,战场上从来没有“过关”或“达标”之说,只有胜利和失败之分,训练场上“涉险过关”充其量只是侥幸。要想真正“过关”,唯有系统、全面、严谨、科学地抓好训练,才有可能在未来战场立于不败之地。
夯实“基础性”训练是首要。基础训练是部队战斗力的基石,基本功不过硬,战斗力“链条”必然会松动甚至断裂。根基不稳、底子薄弱是硬伤。因此,要把基础理论学透,让每名参训官兵掌握原理、通晓机理,既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不断充实与能力相支撑的知识体系;要把基础技能练熟,尽可能降低战场上的“失误率”,紧盯每一型装备、每一项能力、每一个操作常训不懈,做到驾轻就熟、游刃有余,直至形成一击即中、一剑封喉的“肌肉记忆”;要把基础科目练精,摒弃概略瞄准、粗放标准,可将一个科目分解为多项能力指标,先分步骤训练,后进行“连贯式”“串联式”“融合式”训练,并分层分类实施精准精细的考评,为提质效、上层次打下坚实基础。
善抓“进阶式”深练是关键。军事训练必须严于实战、高于实战。如果现有的军事能力素质不及时升级,到了战场别说“险胜”,甚至可能反被对手降维打击。一方面,要加强训练顶层谋划,秉持从严、从难的训练观念,科学调整训练课目的时间、空间和要求,梯次增加难度系数,注重多项内容合理搭配、多个项目有机穿插、多种能力协调发展,通过拓展延伸训练,充分挖掘受训者自身潜能,全面提高必备素质。另一方面,要遵从训练规律,坚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稳中求进;同时,采取组训分级的办法,实行进阶考核和动态监管,确保每个周期都有新进展、每个阶段都有新突破,切实摆脱“低水平徘徊”。
注重“非典型”研练是重点。未来战场千变万化,会随时出现未知因素和突发情况。为此,非典型、非常规的演训研练,对于提升官兵适应和驾驭复杂战场很有必要。在组训施训的过程中,既要结合战备任务,又要融入多元要素,把敌情想透设真,让官兵在近似实战的环境中积累作战经验、研究破敌战法。把手段设“活”,不能让官兵适应单一的练兵模式,积极尝试灵活多样的训练方法,逐渐抛掉陈旧过时的训练套路,在灵活练兵中增长审时度势、灵活用兵的能力和素质。把条件设“苛”,要求部队以最快的速度适应苛刻的战场条件,即使难题重重,危局不断,也要攻坚克难、自我突破,真正练就能打胜仗的过硬本领。(杨泽达)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