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高丽萍
讲到校园欺凌,需要指出的是,孩子们之间的打打闹闹、推推搡搡,并不是校园欺凌,那是孩子们在调皮捣蛋、相互嬉戏。校园欺凌是一种攻击性行为,是最常见的一种校园暴力,会让人恐惧心慌。所以,家长们要正确区分对待,不可一概而论。校园欺凌表现形式多样化,其结果是对受欺凌者造成身心的伤害。笔者上小学二年级时,班上有两个小男生是兄弟俩,给笔者起难听的外号,并且每天都对着笔者喊好多遍,导致笔者一到上学就紧张,长大后还做过一次噩梦,甚至一度让笔者对自己的长相失去自信。当然,现在回想起来,这可能只是小男生的恶作剧,也许还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欺凌,却给笔者造成这么大的影响。由此可见,长期充满恶意的霸凌会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影响。
那么,大部分霸凌者喜欢找哪些人下手呢?笔者调查发现,主要是那些经常在家被父母打骂的孩子。父母需要他(她)听话懂事,指东不向西,呼来喝去如家常便饭,这样的孩子眼神躲闪,内心脆弱,很容易被盯上。给孩子足够的尊重、信任和爱,他(她)的内心稳稳的,自然会让霸凌者绕道。即使不幸遭遇,孩子也敢于向老师、父母、朋友求助。还有另一个极端,那些经常被父母打骂的孩子,在家长面前乖巧,但到了学校,长大后到了社会,他(她)很可能成为施虐者。因为父母长期的辱骂严打,他(她)不敢反抗,内心的委屈、痛苦、怨恨日渐铺成黑色阴影占据心灵,一旦离开父母视线便要为所欲为,狗挡踢狗,猫挡踩猫,人当然也不会放过。
教书多年,笔者发现,经常喜欢欺凌同学的孩子,必然有一个被恶意对待的时期,不然他们哪有那么多恶加诸在别人身上。所以,可以说,那些在家霸凌自己孩子的家长其实就是间接施虐者。
另外,不要以为只有打骂才是霸凌,那些从早到晚嘴巴架在孩子身上,道理接着道理如洪流滚滚,一天讲个七八遍,不讲心里不舒服。讲了三四五六年的,也是一种霸凌——语言霸凌。把孩子讲到崩溃,直接朝着家长期望的反方向大步向前,家长后来哭都没泪水了,这种情况在我们身边都有现成的例子。最爱犯错,到老师办公室最多的,往往是这些孩子。
作为家长,我们先要管好自己,先要改变自己,不要本末倒置,不要老盯着孩子。教育的本质永远是父母的自我修行。其实,不要把孩子犯错一股脑归结在孩子身上,家长也要从自身找原因,不要只顾着批评孩子。孩子犯错了,笔者打电话给家长,从来不是批评孩子,而是与家长交流沟通,指出家长在孩子品德教育和行为监管方面的缺失,家长们对此一般都很支持很理解,对笔者的教育理念也很接纳。
最后,笔者想说,防校园欺凌要先从家长做起,这是第一关,也是基本。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家长的私有物,他们有自己的人生要过,家长也有自己的路要走,一颗脑袋不能负担两个灵魂。家长给予孩子爱与陪伴,孩子们才能开心高飞。对孩子辱骂毒打,并不会如家长所愿,反而日后可能会伤害无辜的人,或者是他们自己。
希望家长都能过好自我负责的人生,给孩子一个安全有爱的童年。
(作者单位:市悦江实验小学)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