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叶形亚门—三叶虫纲(四):齿肋虫
(资料图片)
11.裂肋三叶虫目(裂肋虫目)
裂肋三叶虫目(学名:Lichida),简称裂肋虫目,为三叶虫纲下的其中一目。是典型多刺的三叶虫类。
典型多刺的三叶虫类。头鞍宽,伸至前边缘,前边缘可以不明显。头鞍沟纵向延伸,头鞍节和颈节可融合,或与头盖其他部分融合,面线后颊式。尾甲大,可为大尾型。肋部具三对叶状肋节。壳面多具有斑点。如Lichas(裂肋三叶虫)。裂肋三叶虫类的胸部通常有8-13个环节,有一些种类是非常多刺的。还无法得知裂肋三叶虫目为何拥有多刺的胸部,虽然这个特征常常被认为是对于有颌鱼类出现的一种抵抗反应,但是这个解释仍然是不完全的。因为早在奥陶纪时,也就是在有颌鱼类出现之前,有些裂肋三叶虫类就已经进化出类似棘椎(spines)的结构了。
出现年代:奥陶纪至泥盆纪。
有人将裂肋三叶虫目齿肋虫科(Odontopleuridae)和德氏虫科(Damesellidae)独立出来,变成齿肋虫目(Odontopleurida)。
12.栉虫目
栉虫目(学名:Asaphida)是三叶虫纲下一个体型较大,具备多样性的目。其化石分布于古生代寒武纪中期至志留纪之间的地层。栉虫目三叶虫的头部(cephalon)与尾部(pygidium)通常大小相近,且多数品种外型扁平,胸节数量通常为5至12节,然而某些品种却仅有2个胸节,亦有多达30节的品种。
古生物学家推测,奥陶纪中期时,目前俄罗斯圣彼得堡附近地区为一内陆海,此内陆海之水质混浊,使得某些栉虫目三叶虫演化出长眼柄。
(1)小栉虫
小栉虫(学名:Asaphellus sp.)是采集于湖南省的化石标本。属于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栉虫目。头部及尾甲边缘均凹陷,头部边缘宽,头边长,无边沟及颈沟。眼小,位于头边相对位置的中部或略靠前方。尾部宽平,中轴狭长。本化石采自湖南省465~500百万年前的早奥陶世地层中,由湖南地质博物馆1986年赠送给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2)南川小栉虫
南川小栉虫(学名:Asaphellusnanchuanensis)是产于重庆市南川区金佛山西坡三汇场西的早奥陶世(O1)的化石。
尾部凸作半圆形。中轴极不明显,只有三条极弱的横沟在轴部的前一部分。肋叶作一凸曲线,向两侧下倾,而止于一宽而下凹的边缘,在两肋叶的前边缘之后,仅有一对强壮的肋沟。
(3)微尖小栉虫
微尖小栉虫(学名:Asaphellusacutulus)是产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卢龙县武山的早奥陶世(O1)的化石。
本种头鞍前端略带尖圆形态,极宽前边缘,不具后侧沟以及唇板中体横沟在中部相联等特征,使之与模式种a.homfrayi(salter)及其它种均易于区分,它与墨西哥tremadoc所产的a.aspinusrobison&pantoja~alor最相似,但后者具清晰的后侧沟,眼叶稍大、尾部中轴较清晰,唇板中体横沟不在中部相连,另头盖无颊刺,尾部腹边缘中部具一中瘤,均易区分。
(4)平滑小栉虫
平滑小栉虫(学名:Asaphellusinflatus)是产于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让水坪的早奥陶世(O1)的化石。
尾部大致作半圆形,中轴甚狭,向后侧逐渐变狭而止于凹陷边缘的内界。中轴具有七个到八个轴节和一个圆秃的末节,但各轴节的分界非常不显著,在许多标本中竟可完全不见其分布的界线。肋部作三角形,在肋部外壳的表面部分完全光滑,但在外壳的内部或者是在页岩标本中,我们可以清楚的见到四个到五个肋节和一个非常明显的关节肋节;各肋节之间为细弱的小沟所平分。
13.镰虫目
镰虫目(学名:Harpetida)是曾经长期属于三叶虫纲褶颊虫目的一亚目,现在国际上已有一种意见,将其提升为独立的目,属于三叶虫纲。
(1)形态特征
头部半圆形,具长的颊部引长板或颊刺。头鞍向前收缩,后部具一对侧叶,头鞍沟1~3对。颊部多具叶状体。内边缘由平至向前下弯,或成凹的饰边或双层边缘。眼叶或眼粒显著,位于颊部中央,眼脊发育,可具颊脊。面线除在颊角部分外均为边缘类型。颊部和饰边常具放射状脊线,头部可具疣点或斑点。胸部12节或更多。尾部短,近三角形。晚寒武世至泥盆纪。代表属为镰虫(Harpes),中国西北下奥陶统产有圆月形镰虫(Selenoharpes)、似镰虫(Harpides)等。
(2)圆月形镰虫
圆月形镰虫(学名:selenopeltis),属于镰虫目;生活于奥陶纪早期—中期。
宽阔的外骨骼,头部和胸部则十分短小。宽阔的眉杂的沟迹和扁平的中心裂片。颊部壳针很长,每个胸部体节的侧板末梢一直延长到向后突出大壳针处。在尾甲还可发现一副近似的壳针。
种群分布:欧洲、非洲北部,一般漂浮生活于海水当中。
14.齿肋虫目
齿肋虫目(Odontopleurida)是节肢动物门、三叶虫纲的一目。
(1)形态特征
头部凸,头鞍两侧近于平行或向前收缩,头鞍侧叶2~3对。颈环可向颊部后方引长,具侧叶,有一中刺或成对颈刺,颊部凸,后侧部与颈环的前侧融合。眼叶显著,多位于颊部中央,眼脊向前弯曲,与头鞍前侧角相接。后颊类面线,前支内弯,后支外伸。活动颊具粗大颊刺,外缘有一列短刺。胸部8~10节,中轴凸起,肋节边缘具刺一对,前肋刺短,后肋刺长。尾部短,近三角形,中轴2~3节,具成对边缘刺,有或无中后刺,一对长刺以凸脊与第1轴节相连。壳面多具疣点或细刺,较大的刺及疣点多对称排列。
(2)下属科
齿肋虫科(Odontopleuridae)
(3)刺壳虫
刺壳虫(学名:Acidaspis)是生存于中奥陶纪达瑞威尔阶至晚志留纪罗德洛世的一属三叶虫,生活在开阔的大陆棚海里和礁石上。这类三叶虫具有宽阔的外骨骼,并有长的颊部棘刺。眉间槽沟形成鼓胀侧裂片的外廓。小眼睛长在眉间后部,头甲上有细小的结核,边缘有一圈棘刺。胸部有九节窄小的胸节,管状棘刺朝后生长。尾部也有一圈长棘。
①形态特征
刺壳虫有宽阔的外骨骼,并有长的颊部壳针。眉间槽沟形成膨胀侧裂片的外廓。小眼睛长在后部,头甲上有细小的结核,边缘有一圈壳针。胸部有9节窄小的胸节,管状壳针朝后长。尾部也有一圈长壳针。
②存活时代
刺壳虫存活于奥陶纪-泥盆纪,其中奥陶纪是刺壳虫的大繁荣时代。
③分布区域
刺壳虫广泛分布于全世界。
④生活习性
刺壳虫与珊瑚、海百合、腕足动物、头足动物等动物共生,生活在开阔陆架的海里和礁石上。适应于浅海底栖爬行或以半游泳生活,以及适于在松软或淤泥海底爬行生活,其肋刺和尾刺均很发达,使身体不易陷入泥中。化石中最多的一类是保存在石灰岩或页岩中,可见当时它们大多生活在浅海底或游移于淤泥之上。它们有的稍能游泳,有的随水漂流。它们整个身体几乎被密密的长刺包围,这些长刺对于它们在水里游泳来说是一种强有力的推进器,因此可以推测它们是游泳的能手;同时,这些长刺也是抵御天敌的有效武器。
⑤生物意义
刺壳虫虫出现后,在整个早古生代(包括奥陶纪和志留纪)都可作为众多生物的代表,它们和许多其它生物一起共同揭开了地球走进生物多样化的序幕,从此,一个欣欣向荣的生物世界才真正出现。
(4)狮头虫
狮头虫(学名:Leonaspis)是生存在晚奥陶纪至中泥盆纪海洋中的一属三叶虫。这类三叶虫具有宽阔的头部,并延长至侧面和尾部异常结实的颊部棘刺处,还长有小而略为朝上的眼睛。10个胸节长有宽阔的侧板,延伸至结实的棘刺,有笔直的侧板沟。尾甲上也长有刺。
关键词:
三叶虫纲
三叶虫类
裂肋三叶虫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