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即将过去,尽管遭受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国仍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展望2021年,业内专家认为,数字经济和新型基础设施等产业有望迎来快速发展。
成效显著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和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我国强化宏观政策统筹协调,推动出台一揽子助企纾困政策,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加大基础设施等领域补短板投资力度,着力保持经济大盘稳定。
“2020年宏观经济政策,抓住了扩大内需的战略基点,我觉得效果还是显著的。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之下,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自我恢复能力充分地表现出来,这与2020年宏观经济政策的作用是分不开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2020年,我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提出了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指导意义重大。
“新发展格局的部署不仅对2021年工作有指导意义,对‘十四五’,包括对第二个百年建设都有指导意义,它是在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做出的重要战略部署和战略定位。”张立群说。
重点发力
关于2021年经济运行的挑战,多位专家高度关注需求不足的问题。
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经济金融研究课题组认为,2020年消费在“三驾马车”中遭受疫情冲击最大,并且恢复过程最缓慢。
“从目前情况来看,需求不足的矛盾还是比较明显的。”张立群说。
他认为,2021年宏观经济政策会进一步围绕扩大内需来发挥作用,在保持2020年政策方向和力度的连续性、稳定性的同时,进一步解决需求不足的矛盾,并且使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持续回升到供求平衡的合理区间。
中国银行研究院中国经济金融研究课题组认为,随着消费持续恢复并叠加基数效应,2021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明显提高。在经济持续恢复向好的情况下,居民收入将较2020年有所提高。同时,随着新发展格局的构建,更多促消费政策将实施。这些因素都将有利于居民消费持续恢复和升级。基于新技术、新产品、新渠道、新客群和新模式,消费将围绕居民衣、食、住、行、康、乐、教等领域保持升级趋势。
潜力巨大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大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大新型基础设施投资力度,要扩大制造业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资。
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看来,数字化转型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本身就意味着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再进行一次工业化,会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再工业化’需要基础设施,即新型基础设施,大量该领域的投资也会带来全要素生产率的坚实增长。”刘俏说。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5.8万亿元,占GDP比重达到36.2%。
数字经济发展的同时,需要注重安全问题。“我们需要从宏观政策层面继续探讨数据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权属和流通问题。过去一年,在新基建快速发展的同时,数据收集使用和流通问题也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构建一个安全、公平、高效的数据流通经济体系很重要,涉及数据安全、治理和监管,数据价值和权属确立,个人信息保护等一系列问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王翀说。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安表示,应利用新兴产业提高基础设施利用效率。“目前,我们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总体上还是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新兴产业需要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今后我们应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力量,提高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王安说。(记者 余蕊)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新型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