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部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刚开年便受到重罚。银保监会官网信息显示,总部在深圳的招联金融近日被中国银保监会作出罚款290万元的行政处罚决定。
南都记者看到,根据该行政处罚决定书,招联金融主要违法违规事实(案由)多达八项,其中包括: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收取平台服务费质价不符;产品定价管理不审慎;对合作商户风险管理不到位;未报告联合贷款表外风险敞口;催收行为不当;消费者权益保护审计工作不规范;消费投诉管理工作不到位。
“中国银保监会近日向我司下达了行政处罚,相关事项源于2020年10月银保监会发布的消保检查通报。”面对处罚,招联金融方面昨日向南都记者表示,公司高度重视监管意见,认真反思,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即立查立改,制定整改计划和具体措施,并持续加强整改力度,建立消保工作长效机制。已按监管要求完成全部整改工作。”
实际上,这是一份迟来的罚单。早在2020年10月20日,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便发布《关于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的通报》。《通报》称,在检查中发现招联金融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行为,包括:一是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二是未向客户提供实质性服务而不当收取费用;三是对合作商管控不力;四是催收管理不到位。《通报》指出,招联金融的上述行为,违反了相关规定,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等权益。
催收行为不当,成为此番中国银保监通报中的一个焦点问题。2月22日,南都记者登录黑猫投诉平台,输入“招联金融”的关键词,出现17502条结果。输入“招联金融+催收”的关键词,则有4573条结果,其中有不少关于暴力催收,恶意催收,高利贷催收等话题的留言。
对于反映频繁的催收问题,招联金融方面向南都记者解释,一方面是客户量大,一方面则因为现在很多都是反催收。
据南都记者观察,目前消费金融行业面对的客群比信用卡下沉,投诉和负面舆论也相对多。与此同时,这些年监管严格,对金融机构逢查必罚。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也分析指出,在P2P等领域金融风险得到治理后,很多“黑灰产中介”开始转向银行,抓住银行怕投诉、怕负面舆情的心理,违法代理信用卡投诉。这已经严重干扰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营秩序,影响金融机构对正常消费者的服务。
公开资料显示,招联金融成立于2015年3月,是由招商银行和中国联通共同组建的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前海,注册资本100亿元,注册用户超1.2亿。
近几年来,作为头部持牌消费金融公司,招联金融业绩呈现较快增长。不过,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在2021年9月发布的《评级报告》)显示,招联金融资产质量承压。《报告》还称,招联金融内生的资本补充能力与股东的资本补充意愿较强,但伴随业务持续发展,仍需建立长效资本补充机制。
“此次监管检查指出的相关问题,反映出我司在初创期的发展过程中存在需要规范和提高的方面。”招联金融方面称,将严格执行监管规定,将消费者权益保护纳入公司经营发展的各个环节。
关键词:
招联金融被罚290万
涉及不当催收
夸大营销宣传
暴力催收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