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异常火热的结构性存款遭遇寒流,在监管高压下发行规模持续缩减,于近期发行量再创新低。
实际上,对于银行而言,结构性存款这一曾经的高息揽储利器已然失色,利率水平已不占优势。而从监管态度看来,结构性存款仍在被严格管控,年内更是开出了四张与结构性存款相关的罚单。
据了解,去年结构性存款曾迅猛反弹,监管出于避免风险积聚、资金空转套利、降银行负债成本等考量对此收紧管控力度,指导银行压降存量,结构性存款从火热增长转为迅速降温。有观点指出,监管持续严控结构性存款意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进而减少中小微企业融资成本,并引导银行业负债端健康发展。
持续降温 结构性存款发行量再创新低
自去年监管发文要求各银行严控结构性存款规模后,此类产品的存量呈现不断压缩的态势。尽管1月份曾有小幅度反弹,但目前市面上结构性存款正在不停降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在5月末,银行结构性存款发行规模创下47个月新低后,其规模仍在持续缩减。日前,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的显示,截至6月末,中资银行结构性存款规模为6.04万亿元,大型银行个人、单位结构性存款和中小型银行个人单位结构性存款四项指标均环比下降。由此,结构性存款规模创下2017年4月以来新低,相比2020年4月末12.14万亿元的历史峰值近乎“腰斩”。
除了监管的严格要求外,结构性存款整体一路向下的原因与其特性密不可分。光大银行分析师周茂华指出,上半年国内结构性存款规模延续2020年5月以来的下降趋势。一方面,国内对结构性存款的监管并未放松;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稳步恢复,企业投资活动持续回暖,对资金流动性要求较高。当前国内流动性合理充裕,结构性存款平均预期收益率有所下行,对于投资者吸引力不够强。
的确,据财经网金融了解,结构性存款此前是银行高息揽储的重要工具,但目前与其他金融产品相比而言,结构性存款的利率已然不占优势。
融360大数据研究院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6月结构性存款发行量共1603只,环比增加10.48%;其中,人民币结构性存款1549只,美元结构性存款54只。
6月份发行的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117天,较上个月增长2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59%,同比下降34BP。其中,国有银行平均期限为97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51%;股份制银行平均期限为151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3.74%。
分析也指出,年内结构性存款反弹回升可能性不大。中泰证券在研报中认为,考虑今年监管限制高息揽储下结构性存款利率下行叠加年初流动性小幅收紧下票据转贴现利率上行,市场套利空间减少,预计后续结构性存款规模反弹的空间有限,占比总存款仍会维持在低位。
监管严控 部分银行首度被罚
公开资料显示,自2018年起,受资管新规落地实行后保本理财数量骤降等因素影响,结构性存款以其特殊属性成为银行揽存新宠。去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叠加影响,本以出现压降趋势的结构性存款更是大幅反弹维持高增长。
但结构性存款的火热,也造成了银行负债端成本抬升,“假结构存款”泛滥、企业空转套利,资金在金融系统内空转难以直达实体经济等问题。为此,银保监会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商业银行结构性存款业务的通知》中进一步整治结构性存款。各地也监管部门也纷纷发文响应,如今看来,效果显著。
年内,这一趋势似仍在持续。今年7月16日,银保监会针对4家金融机构开出了将近3亿元的罚单。总体看来,除了理财、同业为处罚重点外,有三家银行的被罚原因中包括结构性存款存在问题。
其中,民生银行涉及发行虚假结构性存款产品;浦发银行涉及为无衍生品交易资格的机构发行结构性存款提供通道以及结构性存款未实际嵌入金融衍生品;交通银行涉及结构性存款产品衍生品交易无真实交易对手和交易行为。
分析人士指出,这是国有行、股份行中首次因“产品衍生品交易无真实交易对手和交易行为”问题被罚。
财经网金融注意到,6月,某股份制银行也曾因结构性存款不真实,通过设置“假结构”违规吸收存款被罚。
周茂华对财经网金融介绍,“假结构”存款产品,一般没有与金融衍生品进行挂钩,如果涉及少数银行高息揽储、变相刚兑,扰乱正常存款市场竞争秩序,可能增加银行负债成本,并进一步转嫁资产端,抬升实体融资成本;“假结构”存款产品让投资者误认为这种产品“稳赚不赔”,不需要承当市场风险,实际是扭曲了市场定价,不利于资源有效配置;另外,也容易滋生资金违规空转套利行为。
“去年压降结构性存款,主要是出于遏制部分资金脱实向虚、空转套利行为,防范潜在风险,同时,避免部分机构无序存款竞争推升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去年以来,国内监管部门引导金融机构稳妥压降结构性存款,并取得积极成效,国内结构性存款规模稳步下降,有效避免部分银行高息揽储并向资产端传导等。”周茂华称。
关键词:
结构性存款
监管
发行规模
罚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