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互联网公司相继发布了股权激励、涨薪计划,奖励范围多为中高层管理者和技术人才。粗略统计,半个月以来,就有5家以上互联网公司宣布类似计划,仅股权激励部分涉及金额就接近30亿人民币,人均获益超30万元。如此短期而密集的集体奖励现象一时成为风景。
包括腾讯控股在内多数公司在对上述行为评价时强调,此举是为奖励部分员工做出的贡献,吸引及挽留人才。多名分析师表达了类似观点。
然而,钱花了,人留住了吗?
扎堆奖励员工
7月14日,腾讯控股发布公告称,为奖励部分员工做出的贡献,吸引及挽留人才,计划将增发240.32万股新股份授予给不少于3300位受奖励人士,奖励人士包括雇员、行政人员或高级职员、董事、专家、顾问或代理。
当日收盘,腾讯股价报于556.50港元/股,粗略计算,240万股股份对应的市值,折合人民币超过11亿元,平均每人能获得34万元人民币。
此前,小米集团相继发布过两条股权激励的公告。
7月2日,小米集团发布公告称,向集团3904名员工授予7023.17万股股票,当日股份收市价为26.2港元,价值18.4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5.34亿元,人均获得39.29万元人民币。
7月6日,小米集团再发公告称,拿出1.19亿股奖励122名选定参与者,所有选定参与者均为公司技术专家、中高层管理者和新十年创业者计划入选人士。
除了送股票,还有公司宣布涨薪。京东集团宣布,将用两年时间把员工的平均年薪从14薪逐步涨到16薪,在今年7月1日前的基础上涨薪两个月。根据公开信息,京东本次涨薪范围包括管理人员、项目经理、产品和技术人员,配送员等基层员工会按地区和工种作“适当调整”。
人力资源专家石慧珺在此前的采访中表示,股权激励多见于智力型企业(比如互联网公司),人才对于这些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石慧珺认为,股权激励并不是老板大方,把股份让出来给大家,而是知识工作者在薪资之外,获得本应该属于自己价值创造的部分。
北京达睿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创始人、首席分析师马继华认为,互联网公司一直以高收入吸引高素质人才,但最近两年一些新兴的创业公司为了发展业务不计成本地挖人,“大厂”是主要人才输出地,为了留住业务骨干,也只能靠花钱。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互联网公司最核心的一大资产就是员工,为了锁住人才,除了薪资,股权激励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激励手段。“但互联网公司相继涨薪存在一定的跟风效应,同行之间会有自然的人才流动,为了预防和防止人才流失,就会跟风出台激励方案。”曹磊强调道。
是个老传统
互联网公司发放股票奖励员工一事并非新鲜,是个老传统。
据老虎证券ESOP统计,自2008年至2020年的13年间,仅腾讯一家至少发布过14次股份奖励公告,累计奖励人次13.76万,奖励股份共计2.27亿股,奖励总市值达到了1263亿港元。
此外,据不完全统计,自小米成立至今,也已经宣布过9次股权激励计划。
小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雷军曾公开表示,小米是一个创业公司,如果这个人不在乎我们的股份,只是要一份工资不错的工作,我觉得这个人不是我想要的,他没有创业精神!
人力资源专家石慧珺认为,公司在走上坡路的时候,或者至少能够看到上坡的影子的时候才适合做股权激励,股权激励要为战略实现服务。股权作为稀缺资源,应该给到对公司发展有至关作用的人,并且,还需要配合考核,刺激员工做出更大的业绩。
据财报显示,2020年腾讯控股总营收4820.64亿元,同比增长28%;净利润为1598.47亿元,同比增长71%;小米2020年实现营收2458.6亿元,同比增长19.4%,经调整净利润为130.06亿元,同比增长12.8%。
花钱留人靠谱吗?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互联网行业对数字化人才需求最大,人才分布占比高达88%,是目前最大的人才流入行业。2018年以来,互联网行业的年度平均薪资稳步增长,4年间,互联网薪资涨幅高达22%。
但是,在2019年上半年,国内平均企业员工主动离职率为7.1%,而互联网行业同期员工主动离职率最高,为13.3%,接近平均值的两倍。
天下网商关于TMT行业员工司龄的数据调查显示,国内企业员工跳槽频率平均不超过5年,互联网公司更甚,平均司龄没有超过3年。
有分析认为,对于大厂员工而言,除了钱不够,“加班太多”是职场人离职的主要诱因。
商业咨询顾问刘润曾公开表示,人口的问题带来人才的问题,随着人口数量急剧下降,各行各业都出现了抢人的趋势。脉脉数据显示,在过去6个月时间里,脉脉上的人才被企业“撩”动的数量已经增长了4.2倍。
一位在互联网行业待过10年跳槽到国企的人士向财经网科技表示,工作强度大、绩效考核难、晋升空间小都是互联网公司员工会遇到的问题,“35岁几乎是所有互联网人的一个门槛,或者说是一个职业寿命,当上高管就上去了,当不上就要另寻出路了”。
关键词:
互联网企业
股权激励
人才培养
高级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