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收单外包服务机构(以下简称“外包机构”)评级成绩单,在支付圈引来了不少的关注。参评机构高达8926家,收单外包服务这一市场竞争之激烈业内有目共睹,188家机构被评为D级及以下级别,60.91%的淘汰率也劝退了不少机构的铤而走险之心。在分析人士看来,在线下支付市场已经从蓝海进入红海的前提下,评级较低的机构或将被慢慢淘汰。后续机构在追求利润的前提下,务必要注意合规性建设。
7月13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中国支付清算协会(以下简称“协会”)最新披露的消息显示,本次评级工作,共有包括银行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在内的133家收单机构对8926家外包机构进行了评分,参评外包机构数量较上一年度增长36.05%,评级等级在C级及以上的外包机构共计5845家,占比65.48%。
协会称,一方面,参评外包机构数量逐年增长,评级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持续扩大。为收单机构遴选合作外包机构提供了丰富资源。
例如,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三年均参评且获得B级以上机构,其合作收单机构数量持续增长,由2017年的741家增长至2020年的947家,累计增长27.80%,评级工作对优质外包机构发挥了一定的市场推介作用。
另一方面,协会对参评外包机构的风险排查力度不断加大,评级工作促进优胜劣汰的作用持续发挥。加强风险联防联控,对监管部门执法检查、协会举报工作、风险共享中发现的违法违规机构采取扣分或降级措施、提高外包机构失信成本。
具体来看,2017年D级及以下级别的机构共计481家,2020年仅剩188家机构,淘汰率60.91%,评级工作对资质较差机构发挥了较好的出清作用。
8926家外包机构中,有188家机构被评为D级及以下级别,在支付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看来,这一数据符合市场预期。王蓬博指出,D以下级别的收单外包服务商,一般都是因为存在相关违法违规行为导致扣分,比如违反反洗钱规定,违反线下收单服务管理办法等。而这类机构也会受到很多的合规政策限制以及支付机构合作的考量,在线下支付市场已经从蓝海进入红海的前提下,评级较低的机构肯定会慢慢淘汰。
对于此次评级成绩单,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评价,在评级中,被评为D类和E类的外包服务机构,收单机构应在确保商户服务延续性的前提下,进行综合考量并采取相应风险控制措施,这类机构继续与收单机构的合作将会受到影响。
不过,于百程补充到,2020年188家机构被评为D级及以下级别,约占总数的2.1%,这一比例较2019年的8.5%有比较大的下降,显示出经过监管加强和问题机构不断出清,收单外包服务机构的总体合规性在上升。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从2017年开始,协会便开始开展银行卡收单外包服务机构评级工作,对收单外包机构进行管理。在业内看来,收单外包服务机构评级提高了信息透明度,降低了合作双方合作成本,也实现了机构的优胜劣汰。
据了解,外包机构评级分为A(A+、A-)、B(B+、B-)、C(C+、C-)、D、E共5类8级。其中,D类综合评分为60-70分,外包机构业务经营基本合规各项业务管理制度不完善,存在一定的风险但基本可控,履约情况较差;而E类综合评分则为60分以下,外包机构业务经营不合规,未建立业务管理制度,风险管理能力差,整体风险高,履约情况非常差。
对于下一步工作,协会称,将持续扩大评级工作覆盖面,将尽可能多的外包机构纳入评级范畴,优化完善评级指标体系,提高评级结果的科学性。同时,根据央行相关规定,稳步推动收单机构与评级等级为E级的外包机构有序终止合作,发挥风险信息共享机制效用,加强行业自律管理,促进收单外包服务市场健康规范运行,助力支付产业高质量发展。
王蓬博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评级工作能够有效规范收单外包服务市场,提高行业门槛,进一步让收单外包服务机构有序发展。另外,也有利于遏制蜂拥而上的行业乱象,让利润能更加集中,让外包服务机构更加注重合规和品牌建设,以及产品的多样化运作。
此外,有机构更关注的是,对于评级偏低的机构,还有办法“补救”吗?如何才能提高评级等级?对此,于百程指出,外包服务机构获得低评级,一般是存在不当竞争、伪造客户信息、推荐虚假商户、截留商户资金进行二次清算等问题,如果积极整改,还是有机会重新获得评级改善。
对此,王蓬博则建议,机构首先要考虑业务发展情况,商户数量和规模肯定都是必须考量的因素。其次是合规问题,如何在利润率被压低的前提下,注意合规性建设,是能够提高评级的好办法。
关键词:
收单外包
评级成绩
合规建设
资质问题